aV东京热强奸精品_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_日韩男人的天堂_伊人中文无码综合网

客服電話:400-000-2365

含酚廢水處理技術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時間:2010-2-2 13:50:11

污水處理技術 | 匯聚全球環(huán)保力量,降低企業(yè)治污成本

酚廢水主要來源于焦化、煤氣、煉油和以苯酚或酚醛為原料的化工、制藥等生產(chǎn)過程,其來源廣、數(shù)量多、危害大,是各國水污染控制中列為重點解決的有毒有害廢水之一。在實際含酚廢水的處理中,對高濃度的含酚廢水,首先應考慮將酚加以回收利用;對含酚濃度較低、無回收價值的廢水或經(jīng)回收處理后仍留有殘余酚的廢水,則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做到達標排放,以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與環(huán)境效益的統(tǒng)一。下面將概述含酚廢水無害化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發(fā)展趨勢。

1.好氧-厭氧工藝 

好氧或厭氧條件下生物降解有機物的能力都具有一定局限性,但采用厭氧-好氧組合工藝,結果會有很大改善。采用厭氧-缺氧/好氧(A-A/O)工藝對焦化廢水進行處理,不僅可除酚,出水的COD與NH3-N均可達標,是對現(xiàn)有焦化廢水活性污泥法處理的一種有效改良。采用厭氧固定膜-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即改進的A/O工藝)處理焦化廢水,在去除酚與氰的基礎上,可大幅度降低COD、NH3-N等污染物,效果優(yōu)于好氧生物處理。

高降解活性菌種的篩選與培育 傳統(tǒng)的生物法大多是對自然界生長的微生物群體經(jīng)馴化、繁殖后利用,但對酚類等毒性物質,僅靠從自然界獲得的菌種,通常其降解活性有限。為此,許多學者進行了高降解活性菌種的篩選及培育工作。有人用降解五氯酚(PCP)的純菌來增強污泥系統(tǒng)活性,在加入5%~7%的菌量、PCP負荷增加到原來的3倍時,在18 h以內就使出水PCP濃度得到穩(wěn)定,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負荷沖擊能力。利用連續(xù)流紫外誘變技術直接對活性污泥馴化培育,結果表明,普通活性污泥在苯酚濃度達到1200mg/L時,仍顯示很高的降解活性。顯然,引入高降解活性菌種能提高含酚廢水的降解率,但如何使這些優(yōu)良菌種長期地在生物處理系統(tǒng)中占優(yōu)勢,并保持其高降解活性是我們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酶處理技術 

酶是一種高效專一的生物催化劑,自20世紀80年代起,開始了將酶技術用于廢水處理的研究。選用適宜的酶來催化降解含酚廢水已有報道,如用酪氨酸酶可以使苯酚得到100%的降解;用辣根過氧化物酶處理含酚330mg/L的廢水,酚去除率可達97%~99%。但水溶性酶屬一次性消耗,導致處理成本高。為此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降低成本、提高酶活性。

3.固定化細胞技術

近十幾年來,國內外開展了將固定化細胞技術用于廢水處理的探索研究,以克服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易流失、細胞對毒物的承受能力低等缺點。用紅磚碎粒為載體固定脫酚菌,可將該菌種24h最大耐酚能力由游離細胞的不足180mg/L提高到固定細胞的820mg/L左右,脫酚菌經(jīng)固定后,反應速率增大,降解酚的能力大大增強。用惡臭假單胞菌美國型技術49451構造的固相細胞膜反應器處理酚,可使?jié)舛雀哌_2000~3500mg/L的酚完全降解,而懸浮狀態(tài)下的惡臭假單胞菌只能處理濃度小于1000mg/L的酚。固定化細胞技術還處于研究階段,要投入實際應用,還面臨許多問題。

4.氧化處理技術

1)濕式催化氧化法

該法是在傳統(tǒng)的濕式氧化工藝中加入適宜的催化劑以降低反應的溫度和壓力,提高氧化分解能力,縮短反應時間。若配合使用H2O2、O3等氧化劑,則可加大自由基產(chǎn)生的速率,進一步提高廢水處理能力。以Cu(NO3)2為催化劑,濕式氧化處理煤氣含酚廢水(酚7866mg/L,COD 22928mg/L)時,酚、氰、硫的去除率達100%,COD去除率達65%~90%。濕式催化氧化法雖對有機物的處理效率高,但由于在高溫、高壓下反應,對設備要求高(要求耐高溫、耐高壓和耐腐蝕),且催化劑的損耗大。因而研究適合于溫和反應條件下高效經(jīng)濟的催化劑是濕式催化氧化法推廣應用中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2)光化學氧化法

光化學氧化是近十幾年來發(fā)展迅速的先進氧化技術,它的反應條件溫和、氧化能力強、適用范圍廣,特別適用于難生物降解的有毒有機物的處理。目前研究較多的是非均相半導體光催化氧化法和均相光氧化法兩大類。非均相半導體光催化氧化法一般可使有機物完全降解,如用TiO2半導體光催化氧化較低濃度的含酚廢水,在pH=4的環(huán)境下光解2h,可使酚的去除率達到100%。但是若要投入實際運行,該法還面臨許多問題,如光量子效率低、反應器的設計、固體催化劑的回收和固定化技術以及催化劑的污染與活化等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解決。半導體催化劑是該技術實際應用的關鍵,因而經(jīng)濟、高效催化劑的選擇、改性及固定化技術的研制開發(fā),是該技術在廢水處理中大規(guī)模應用面臨的重要課題。與半導體光催化氧化法相比,加入O3、H2O2、Fenton試劑等氧化劑與光一起作用的均相光氧化法,其氧化能力和光解速率都遠遠超過單純的半導體光催化氧化法,而且不存在催化劑的回收與固定、污染與活化等問題,因而是一種十分簡便的廢水處理技術。

常用的均相光氧化體系有:UV/O3、UV/H2O2、UV/Fenton、UV/H2O2/草酸鐵絡合物等。其中在含酚廢水處理中應用較多的是Fenton試劑,光Fenton氧化法可在較短時間內將酚完全分解,但對組成復雜的實際廢水,完全礦化則需要較長時間的光照及要消耗較大量的氧化劑。

從經(jīng)濟上考慮,光氧化法適于低濃度、少量廢水的處理;對有機物濃度較高的廢水,單純采用光氧化法能耗高、氧化劑用量大,在經(jīng)濟上是不可行的。用太陽光代替人工電光源,可節(jié)省能源、降低成本,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如何提高太陽光的光效率仍是研究的熱點。

3)超臨界水氧化法

它利用超臨界水(Tc≥374℃,Pc≥22.1Mpa)作為氧化有機物的介質,使氣體、有機物完全溶于廢水中,氣液相界面消失,形成均相氧化體系,大大提高了反應速率,許多有機物在極短時間內就可完全分解,被氧化成H2O、CO2、N2及其他無害小分子,國內外的研究表明,超臨界水氧化法以及其他多種有機物的氧化降解是很有效的。超臨界水氧化法因反應迅速、氧化徹底而倍受關注,國外發(fā)達國家已建成中試及工業(yè)化裝置并投入運行,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超臨界水氧化法由于在特殊的高溫、高壓狀態(tài)下反應,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反應器材的腐蝕,對反應器材質要求高、功耗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工業(yè)化應用。研制長期耐高溫、耐腐蝕的反應器材質是該法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應用的關鍵。

4)超聲波化學氧化法 

超聲波化學氧化法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新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有機污染物高效處理技術,其原理是利用超聲波輻照溶液產(chǎn)生高溫(>5000K)的空化氣泡及強氧化性物質,使難降解有機物在此條件下完全氧化降解、無二次污染。但與其他水處理技術相比,超聲輻射降解法仍存在處理量少、費用高的問題,目前仍屬探索階段,其工業(yè)化應用還有許多尚需解決。

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考慮,對含酚濃度低、無回收價值的廢水或經(jīng)回收處理后仍留有殘余酚的廢水,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做到達標排放。鑒于目前含酚廢水無害化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加強生物處理新工藝、新技術及生化預處理技術的研究。生化法處理量大、處理成本低、無二次污染,且其硬件設施和工藝流程均較成熟?梢灶A見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生化法仍將是含酚廢水無害化的主要方法。為提高生化處理,有必要加強旨在提高生化處理效率的生物處理新工藝、新技術及生化預處理技術的研究。加強對先進氧化技術的應用研究。近年來有較大發(fā)展的先進氧化技術,可在較短時間內將有機物氧化降解為CO2、H2O及其他低分子無機化合物,去除效率高,氧化速度快,無二次污染,可達到無害化處理的目的,同時也避免了采用生物法處理時間長的缺點,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但要投入實際應用,還面臨諸多問題,如設備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高、反應條件苛刻、對反應器材質要求高、處理量小等問題均有待于進一步解決。加強經(jīng)濟、高效的聯(lián)用技術研究?紤]到含酚廢水的復雜與多樣性,單純采用一種方法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目的,因此要考慮幾種技術的聯(lián)用以實現(xiàn)高效、經(jīng)濟的目的。

5.發(fā)展趨勢

1)焚燒處理技術

焚燒處理技術主要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其實質是對廢水進行高溫空氣氧化,使有機物轉化為無害的H2O、CO2等小分子。當含酚廢水中除酚外,還含有多種其他高濃度有機污染物、組成復雜,使酚的回收困難或不經(jīng)濟時,可考慮采用焚燒法進行高溫燃燒氧化,實現(xiàn)無害化。當廢水中有機物的發(fā)熱量達到4360KJ/Kg以上時,點火后燃燒可自動進行,只需消耗少量的燃料來預熱焚燒爐,運行費用較低;對發(fā)熱量不夠高的廢水,焚燒則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處理成本高;一般認為當廢水熱值>1.05×104 KJ/Kg時,使用焚燒處理技術比其他技術更加經(jīng)濟、合理。但是由于實際廢水組成復雜,焚燒后可能產(chǎn)生有毒氣體,導致二次污染。

2)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法與物理、化學方法相比,具有經(jīng)濟、高效的優(yōu)點,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xiàn)無害化,無二次污染,處理量大,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廢水處理技術,也是中國含酚廢水無害化處理的主要方法。該法對濃度較低的含酚廢水處理效果好,對含酚濃度較高、毒性較強的廢水,由于存在毒性物質對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傳統(tǒng)的生化法處理效率低。為此,國內外學者對生物處理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

以活性污泥法為基礎改進傳統(tǒng)生物技術 生物法中應用最廣的首推活性污泥法,該法作為傳統(tǒng)的比較成熟的廢水生物處理技術,在水污染治理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焦化、煤氣、煉油、木材防腐等工業(yè)含酚廢水無害化處理的主要方法。但該法同時也存在運行管理要求高、對毒物承受能力低、不適應沖擊負荷、曝氣池容積負荷低、污泥產(chǎn)生量大等不足之處,對濃度較高的含酚廢水處理效果不理想。為提高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的處理效率,改良工藝的應用是近年來生物處理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之一。例如,添加粉末活性炭的活性污泥法(PACT工藝),能大大增強酚的去除效率,可使出水酚的濃度降至0.01mg/L。在PACT工藝中,由于活性炭對難降解有機物及微生物的吸附,延長了微生物的接觸時間(相當于延長污泥齡),增大了這些物質的生物降解機會,因而PACT工藝對含酚廢水的去除效率比普通活性污泥法要高。在普通序列間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藝)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即PAC-SBR工藝,由于活性炭與污泥之間存在良好的相互調節(jié)作用,不僅可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提高處理效率,而且還可用于廢水的脫色處理。除投加活性炭的改良工藝外,還有利用形成生物鐵絮凝體的生物鐵法,以及近年來開發(fā)的膜分離活性污泥法(由于混合液經(jīng)膜過濾分離,使難降解污染物及一些微生物被膜截留,不斷在系統(tǒng)內循環(huán),延長了難降解物質與微生物的接觸反應時間,從而可增強處理效果),這些改進工藝的處理效果均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生物處理技術。來源:三廢處理技術網(wǎng)